全省不少地区正在以产业集群为路径,打造新兴
发表时间:2025年11月05日浏览量:
全省不少地区正在把产业集聚作为破解资源瓶颈、重振创新动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出路,为新兴产业打造“强磁场”。池州经济开发区半导体产业园外景。吴军 摄 “我们不仅要做‘池州制造’的芯片级芯片,还需要比进口产品更可靠、更友好。”安徽安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连根语无伦次。今年7月底,位于池州经济开发区的安芯电子生产出了第一批晶圆。池州市半导体产业从2011年开始发展,现已形成从IC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设备材料到终端应用的半导体全产业链。聚集了130多家上下游企业。年产量为各类电器器件1500万只,年产封装测试250亿只。生产能力位居全省前列。 2024年全市半导体产业产值276亿元,今年前8个月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5%。高质量发展时代,产业集群已成为区域经济竞争的重要赛道。我省不少地区正以集群为突破资源瓶颈、激活变革动能的路径,推动新兴产业从“分散布局”走向“生态融合”、从“单一突破”走向“系统推进”,逐步形成具有持续吸引力和辐射力的产业“强磁场”。有效的市场和有效的政府是“相互关联的”。政府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手段。有效的市场和有效的政府是相互关联、相互支持的。它们必须很好地整合和协调,才能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佳效果。在促进产业积累的过程中,地方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逐渐演变为“双向奔波、环环相扣”的生态协作。池州从无到有,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实现了产值100亿元,产业规模达到300亿元。 2012年,池州市首家半导体企业安徽安芯电子落户池州经济开发区。政府通过建设工厂和人才公寓并提供补贴来帮助该公司。企业以技术和市场回应,日均芯片出货量超过16000颗,产品销往国外。随后,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继续按部就班,2016年建立省级半导体产业基地,2020年获批中韩国际合作园区,晋升首批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对于政府来说可以起到决定性作用。 2025年6月,池州半导体产业专项已投入实体运行,从“产业管理者”转变为“产业组织者”,在招商第一线现场决策,在企业服务第一时间办事。 “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共同作用,实现了合肥低层经济的合理布局和快速发展。合肥市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和合肥市支持低空经济发展政策相互介绍,设立低空航空中心,吸引亿航等百余家企业入驻智能、讯亿科技、零重力聚集在一起,形成研发、运营、服务等产业集群。合肥市包河区于2023年8月成立低经济发展专班。同年12月28日,亿航智能自主研发的无人机EH216-S完成首次商业飞行演示,全国首条城市空中交通于2024年11月13日在萝岗园区启动。亿航智能副总裁李晓娜感叹:“政府不仅提供政策和空间,还积极探索“我们在文化、应急响应和标志逻辑方面的低现实+场景。” “双管齐下”优化补库盘活。产业集群当然不是企业简单的堆砌,而是通过“引进增量”和“库存优化”两个轮子驱动,实现整体升级和研发。产业链建设。近年来,池州经济开发区围绕池州能做什么、安徽希望做什么、市场需要什么。深化产业研究,整合产业规划,绘制投资地图。顺应特色发展和误区发展,积极融入全省半导体生态。在完善和强化电器件和封装测试“两个特色”的基础上,瞄准规模芯片、显示模组、存储芯片“三个新赛道”。目前,池州市已有12家半导体企业通过车规级认证,19家企业注册进入省汽车供需对接平台; 5家公司半导体产品进入大众、比亚迪、吉利等汽车厂商供应链系统; 2 公司显示模组产品已进入供应链京东方、奇瑞、蔚来等的系统。从起步到“繁荣”,6年多时间,2024年全县智能物流产值产业值将达到88.14亿元。从“毯式招商”到“地图招商”,各地区在优化增效上各显神通。南陵县抓住电子商务业务量快速增长和邮政快递业转型升级的有利机遇。南陵县立足本地产业特点和资源禀赋,加快打造智能物流装备产业,做强做优物流装备产业集群。南岭集聚物流装备行业龙头及相关企业164家,总投资超过260亿元,涵盖采集、选配等六大智能物流装备体系。n、运输配送、装卸、仓储运输、包装加工、信息处理,形成18个关键部件的全方位研发、设计、生产链。国产智能装备分类占国内市场份额35%,产能排名全国第一。仓储设备、终端配送设备、绿色包装产品在国内市场名列前茅。安庆市以做大做强链条为导向,以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为引领,推动中小企业产业集群从“配件时代”迈向“整机时代”。截至目前,安庆市已建成太湖县功能薄膜新材料、桐城市绿色包装、望江股份等4个省级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安蒂儿童服饰、潜山市制刷制造有限公司。商贸特色中小集群总产值超过600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移动新技术与产业创新是“互利共生”的。安庆依托北斗产业园,引进海嘉航天动力等项目,打造航天信息产业共性技术平台。西甲航天动力研发制造的霍尔推进系统从关键部件制造到系统整体集成实现了完全的自主可控。产品具有高性能、高可靠性的特点,技术水平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它是业内最好的。国内多家领先航空航天公司的主要供应商。项目建成投产后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5亿元。真正的产业集群竞争力来自于创新技术与产业应用的深度融合。全省各地正在通过搭建平台、吸引人才、开放局面、金融融合等方式,构建“实验室-产线-市场”的无缝生态转型。平台是技术转型的重要一步。池州平天湖半导体研究院有限公司近日获批成立,平台共享成为新焦点。平天湖半导体研究院打造开放式通用认证平台,可将企业认证时间缩短一半,成本降低30%。作为全市半导体产业“领头羊”,池州经开区紧跟生态链、连锁链“四链融合”近年来,在人才链、资金链等方面,在业务培育协同上推进“双引双引”,系统赋能行业发展。南岭为攻克物流装备行业的技术“卡脖子”做出了巨大努力。与国家邮政局邮政行业安全中心联合成立国家邮政快递物流智能装备产业技术研究院,正在全面开展5G、无人驾驶汽车等十大研发中心建设。与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在10个方面29个项目实现全面合作。与浙江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等高校共建创新科技平台。引入金融“活水”,滋养创新沃土d 创业精神。近日,宿松县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依托“人才苏保”创新产品,成功为安徽省高层次人才李先生投资的一家当地科技企业提供了500万元融资担保。此举不仅标志着首单“人才贷”业务担保融资正式启动,李先生也成为本市首个享受这一创新金融服务的人才。 “担保人才”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从审批到授信的全流程,且担保无需任何抵押,贷款利率明显低于普通贷款。 “这项业务将精准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主要痛点,为该地区精准招才引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注入强劲新动能,宿松县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金融、科技、产业相互塑造、紧密结合、相互成就。南陵县设立了8亿元惠尔基金和1亿元科技创新基金。南陵优谷科技创新园将按照“项目发起、协调配合、政策共享”的路径,精准吸引人才是第一资源,池州市通过“政府编制+企业高薪+大专课程”引进培养了200名硕士、博士和1000名技术工人,人才公寓入住率达到98%。合肥通过“场景招商”开放低高应用,发布机会清单、人才清单,吸引企业在真实场景下迭代产品。目前,合肥已开通无人机医疗物资配送、跟踪巡检、无人机等120余条航线。交付面积惊人,每年近2万架次,机制是突破壁垒的“关键”,项目立项时就签订改造合同,验收时成果转化率达到65%,比全省高出20个百分点。从池州的“火草原”到“低排放合肥”,从安庆的特色到安庆的“物流革命”,集群不仅是产业进一步发展的战略,也是经济生态重构和竞争的系统工程。在安徽这片热土上,每个城市都在书写自己的集群故事。未来,随着更多产业链的聚集、创新链的融合、人才链的衔接,全省产业集群必将呈现出新的格局。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徐健 陈成 阮梦月 通讯员 何霞 
